当吴苏妹穿着碎花围裙,嘴里带着浓重的化州话,手持菜刀在《外来媳妇本地郎》的拍摄现场切菜时,整个剧组的气氛突然凝固了。你能想象,这位国字号演员手起刀落间,竟然能把一刀萝卜切得像《食神》里的火鸡姐一样有气势吗?
谁能想到,这位让广东人笑了24年的“阿娇”,最初竟是导演三顾茅庐才请来的“临时工”。回到2000年,剧组筹备阶段,导演王岗在话剧《万花筒》中看到吴苏妹精彩的市井演绎后,觉得她就是李彩娇的不二人选。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打电话给她,但正在排练话剧的吴苏妹连拒了三次:“我连化州话都不会讲,别耽误你们拍戏!”直到得知只需要客串两小时,吴苏妹才松口:“可以,但超过两小时就得加钱!”
展开剩余75%谁知道,事情一开始就变得不可收拾。拍摄当天,吴苏妹拿着菜刀站到灶台前,凭着三天的速成化州话,喊出了那句:“我斩!我斩!我斩斩斩!”这一喊,整个摄影棚爆笑,连摄像机都抖了起来。原本只准备出镜三场戏的她,居然因为观众的热烈反应被投票为常驻角色。有一场戏要求她抱着假公鸡哭诉丧夫的苦楚,结果道具组准备的假公鸡被她演得有如“奥斯卡遗珠”,观众纷纷在弹幕上留言:“这只鸡,真该得个最佳配角奖!”
吴苏妹的“神技”可不止如此,第一项就是她的方言天赋。为了完美诠释化州妇女的韵味,她特别去菜市场向卖菜的阿婆“偷师”。有一次,她在化州演出时,遇到当地观众兴奋地喊她“老乡”,吓得她赶紧摆手:“我恩平人啦!湛江话、顺德话、客家话,都是我自己学的!”如今剧组的编剧们都开玩笑说:“娇姐的化州话,比化州人还像化州人,毕竟人家查过《化州方言考》!”
第二项“绝技”是她的“菜刀哲学”。其他演员在后台刷手机打发时间,而吴苏妹则拿着道具菜刀在空气中“剁”个不停,嘴里还自言自语:“保持手感。”有一次拍摄剁肉的戏份太投入,菜刀竟然直接劈进了砧板,拔不出来,把她的对手演员苏妙婵吓得愣住了,台词都忘了:“娇姐,你这是要改行当女侠啊?”
最绝的还是她的第三项“反差萌”。荧幕上,她是一个张扬泼辣的厨娘,而私下里,居然是个害羞的宅女。剧组聚餐时,别人喝酒聊天,她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;粉丝来求合影,她紧张得连围裙都开始搓:“要不我给你们表演个切土豆丝?”这台上台下的巨大反差,反而让观众觉得她更真实:“就像我二姨——广场舞跳得虎虎生风,一见媒人就躲厕所!”
如今72岁的吴苏妹依然活跃在演艺圈,最近她还被拍到在高州拍摄小品。当年轻演员抱怨盒饭不好吃时,她端着饭盒笑着打趣:“我年轻时排话剧,能抢到个冷馒头我都要偷笑了!”这或许就是老戏骨的底气——从《万花筒》到《外来媳妇》,从话剧舞台到街边大排档,她总是随身携带着那把“菜刀”,随时准备劈开新天地。
正如网友所说:“看娇姐切菜,比看武侠片还刺激,她剁的不是萝卜,而是那片市井百味的江湖。”这个曾三度拒绝导演的女人,用24年时间向我们证明了:真正的演技,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表演,而是扎根烟火人间,做一个能骂街的活菩萨。
发布于:江西省